.
“新疆可持續發展中有關水資源的戰略研究”項目,是由錢正英院士主持,雷志棟、王浩、陳志愷等17位院士、100多位專家參加的國家重大咨詢項目。項目研究提出了水資源配置利用的戰略轉變,包括從以經濟用水為主轉變為經濟社會與生態用水并重;從以農業用水為主轉變為工農、城鄉用水并重;從粗放型傳統灌溉農業轉變為集約型現代灌溉農業;建設節水、防污型社會,實現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嚴格保護淺層地下水,建立以深層地下水為主的水資源儲備制度;大力推進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從傳統的以供水管理為主向以需水管理為基礎的轉變。項目就新疆耕地政策,森林覆蓋率考核,現代化農業建設,水資源管理和水利建設,吐哈、準東和伊犁煤田開發,非能源礦產資源的勘探和開發等提出了建議。
報告指出,新疆水資源配置的原則是:經濟社會系統與自然生態系統的耗水,總體上各占50%,把人民群眾飲用水安全放在經濟社會系統用水的首位;建設集約型現代灌溉農業,總灌溉面積控制在7500萬畝左右,灌溉總用水量控制在400億m3以內,實行農業用水負增長,保證工業化、城鎮化發展用水;實現產業結構與水資源條件相協調的產業布局;為保障在今后氣候不確定條件下的水資源安全,建立深層地下水的戰略儲備。在此基礎上,報告提出了新疆水資源的總體配置和布局。
報告根據以農村飲水安全和防洪為主要內容的民生水利保障體系、以節水為主導的現代農業灌排保障體系、以區域水資源合理配置為基礎的供水安全保障體系和以水資源管理為核心的流域管理保障體系等四大保障系統的構建,進行了重大水利工程的布局。
報告最后提出十一項戰略性建議:(一)新疆的耕地政策應與其他省、市、自治區不同;(二)對新疆森林覆蓋率的考核,應與其他省有所不同;(三)采取扎實措施,推進現代化農業建設;(四)在發展節水灌溉的同時,必須建立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五)統籌規劃吐哈、準東和伊犁煤田的開發;(六)加強對非能源礦產資源的勘探和開發;(七)大力加強對旅游、文化等第三產業的指導和支持;(八)加強開發利用太陽能的研究;(九)將南疆和喀什、和田、克州列為國家扶貧開發試驗示范區;(十)研究兵團的發展方向;(十一)加強人才培訓。 |